粟裕敢于斗胆直陈 理应记上淮海战役第一功(3)
时间:2012-07-05 09:47 责任编辑:小编-岁月童话 来源:威廉希尔_威廉希尔娱乐~ 点击: 次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次战略决战。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概括出如何解决国民党军事力量的3种方式,指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实践证明,人民解放军进军之所以如此神速,大片地区接连获得解放,正是坚决执行上述3种方式的结果。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补白
“壮哉粟裕”:三次“斗胆直陈”
粟裕是个性格独特的共产党将领。
据他的秘书鞠开在《在跟随粟裕的日子里》回忆,同“三”有缘分的粟裕大将,解放战争期间曾三次“斗胆直陈”。第一次是1946年8月,为扩大苏中战役战果,粟裕几次发电报要求调五旅参加战斗,却老是调不来,他便向毛泽东“斗胆直陈”。第二次是1948年1月22日,对全军的建军方针和作战方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三次是1948年4月18日,对于毛泽东提出的“率三个纵队下江南,以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他又一次提出不同意见,建议不要到江南。
令人惊讶的是,历史数次证明,他所坚持的战略意图对共产党人赢得战场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1年的国庆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时,毛泽东曾问粟裕:“你是湘西人,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历史学家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说,不知毛泽东的疑惑是否与粟裕倔强的性格有关。后经调查证明,粟裕为侗族。
1955年,授大将军衔,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难得粟裕!壮哉粟裕!” 赵莹莹
战略决战——
5年打倒国民党的任务提前两年完成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历时141天,共歼敌正规军14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俘虏86万人,毙伤25万余人,起义5万余人,投诚12万人,改编25万人,合计共154万余人;野战军共伤亡24万人。这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策、组织、领导和指挥的伟大的战略决战。叶剑英指出:“三大战役所取得的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战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这种战略决战,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三大战役的胜利,为渡江战役乃至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原先预计的解放战争进程。
经过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军由战前的365万人降至204万人;人民解放军由战前的280万人增至357万人。这充分表明,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末日已为期不远了,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国民党的军事作战,“陷入无可挽回的颓势”。到1948年11月,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状况,提出“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样,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算起的五年左右打倒国民党的任务,提前近两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 ·天机神算 虚虚实实:粟裕大将的诈敌之道(2012-07-05)
- ·当之无愧的国共将领:粟裕55年丢帅之谜(2012-07-05)
- ·毛泽东犯战略失误之后最英明的地方就是用了粟裕(2012-07-05)
- ·粟裕的战争回忆录 披露你所不熟悉的粟裕秘闻(2012-07-05)